­

腕隧道症候群

什麼是『腕隧道』?

「 腕隧道 」是由腕骨與韌帶形成的通道,在腕隧道之內共有九條肌鍵( 4條屈指淺肌腱/4條屈指深肌腱/1條屈拇長肌腱 )和一條正中神經通過。
肌腱控制我們的手指和大拇指,讓我們的手指和大拇指可以彎向掌心,而「正中神經」主要是用來傳遞我們大拇指、食指、中指和一部份無名指的感覺,手部的正中神經在手腕處,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當遭受到外來的壓迫時,就可能出現「 腕隧道症候群 」。

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臨床症狀是以漸進式的疼痛和麻鈍感慢慢發展,有時發作時甩手或按摩可短暫緩解不適感,但若置之不理、腕隧道症候群會逐漸惡化下去。疼痛會加劇、握力變得軟弱,開始有東西從手中跌落的狀況發生,以下各為早、中、後期的症狀:
早期症狀:
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橈側會有麻木刺痛感,症狀會在夜間加劇,患者常常會在夜間睡覺或清晨快起床時,因手麻痛而醒來。
中期症狀:
出現持續性手指疼痛麻木,且如扣釦子、拿杯子等細微動作出現障礙,麻木、疼痛症狀會延伸至手肘或肩膀。
後期症狀:
大拇指基端的肌肉消瘦、伸展困難,手部感覺喪失。

腕隧道症候群病因

腕隧道的壓力增加造成正中經壓迫的原因很多,屈指肌增厚或發炎,或者神經周圍的結締組織水腫、發炎、纖維化都是常見原因,甚至內科疾病也會造成此疾病的產生。
一般可能與下列幾項因素有關:
外傷:
1.一般與工作及職業有關,如木匠;長期握抓工具,對手及手腕重覆性的壓迫造成。
2.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末端肢體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及長期血液透析患者,使橫腕韌帶纖維化致症狀加此劇。此外,懷孕期間亦會使腕隧道症候群症狀加劇,而生產完後自然緩解。
3.腫瘤:
如脂肪瘤、神經瘤壓迫所造成。
4.急性化膿性感染

治療方式

除了靠病史詢問及詳細的神經學檢查來進行診斷外,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神經傳導及肌電圖的數據檢查,來確認神經所支配的感覺運動功能缺損程度和部位,並以此來判斷預後、決定處理原則為確定神經損傷位置及嚴重度。以下為各種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急性期時可用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局部注射可解除麻痛的不適感,若採用超音波導引會大幅增加注射之準確性。
物理治療:可使用電療、蠟療的物理治療來減輕正中神經的發炎。
職能治療:可用特製的豎腕副木、手托,避免腕部過度的伸展或屈曲並減少腕部活動量,以降低局部的發炎與疾病的惡化,若能全日使用會有更好治療效果。
手術治療:此療法較適用於嚴重程度或保守治療無效的病患,手術治療目的在切開腕關節韌帶,以減少正中神經之壓迫。常見手術方式如以下兩種:
開放式腕隧道減壓手術(OCTR):
直接經過皮膚切開,因傷口較大,故復原時間相較慢。
腕隧道減壓手術(ECTR):
使用關節鏡伸入切開,雖傷口較小,但無法明確看到韌帶上的切點,所以有可能會切到其他正常組織。
 
腕隧道症候群是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建議最好早點接受醫師診療,通常接受保守治療即可治癒。即使需要手術治療,恢復也和術前的病況程度有密切的關連性,若因拖延而加重病情,以致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才來治療,屆時無論是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都相當有難度,且無法恢復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