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手

什麼是『媽媽手』?

媽媽手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造成的原因是位於手背橈側(拇指側)的支持帶出現增厚,壓迫到其下方的伸拇短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及外展拇長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的肌腱和滑膜,引起管道的狹窄、管道兩端的肌腱及滑膜發炎腫脹,嚴重時肌腱的滑動受限,或造成粘黏。
媽媽手好發族群為女性居多,雙手時常勞動的家庭主婦、長期使用滑鼠和電腦的上班族、照顧新生兒時需用手拖住新生兒頭部的婦女或保母、工作過程需常使用手腕的工作,比如:會計、銀行專員、藥師…等等​,以上都是較為容易罹患媽媽手的對象喔!

媽媽手常見症狀

1.接近手腕處的大拇指側,出現無法使力或持續疼痛的現象(早上起床時較為嚴重)。
2.常伴隨上肢緊繃、局部腫脹等症狀,且會漫延到上端的前臂、尾端的拇指,且大拇指翹起來的時候疼痛感更加明顯。
3.患部如進行扭轉的動作或是會使用大拇指的動作,不論是反覆伸直、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
4.若長期未進行治療,可能會造成已發炎的腱鞘形成肥厚的現象,形成位於手腕處的腱鞘囊腫。

媽媽手治療方式

在急性發作時,必須讓手作適當的休息,減少進一步的傷害,並可運用冰熱敷的方式舒緩疼痛不適。
輔具治療:使用職能治療師依病患本身的手型而塑造的特製輔具,一方面將手腕及大拇指固定於最自然的位置,一方面又不會影響其餘四指之活動,以利於保護患部與修復痊癒。
藥物治療:口服抗發炎藥物、局部注射抗發炎藥物、局部注射低劑量類固醇。
物理治療:局部熱療、電療、超音波治療及局部按摩等。
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是將位於橈骨莖突(Radial styloid process)發炎疼痛部位的腱鞘打開,於腱鞘本身做個小皮瓣縫合讓兩條發炎的拇指肌腱活動空間大一點,減少因腱鞘裡狹小空間而導致該兩條拇指肌腱過度摩擦引起的肌腱發炎,但極少數病患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