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邊神經

什麼是『周邊神經』?

周邊神經是指從脊髓發出並且支配人體四肢與軀幹的運動及感覺神經。負責將身體各部位的感覺刺激傳回腦部,並將大腦動作指令傳往各肌肉群,觸發必要的反應和動作。
一旦周邊神經發生病變,會造成該神經支配的區域感覺或運動異常,亦即伴隨有感覺麻木、肌肉無力的問題發生。

損傷的症狀與病因

周邊神經損傷會造成該神經支配的肌肉無力、萎縮、功能喪失,嚴重時可能造成關節僵硬變形。而影響到感覺神經會造成疼痛、麻木、感覺異常。
造成周邊神經損傷的原因以下分為三種:
1.慢性壓迫:
某些周邊神經在分佈時,會通過身體較狹窄的通道,或者從骨頭突出處經過。長期姿勢不良或動作不當,會造成神經在此處受到壓迫或磨損而受傷。
2.急性壓迫:
短時間壓迫神經,使得血液供應不及,會造成暫時性的神經受損。
3.外傷:
周邊神經受到刀割、骨折壓迫等外力時,也會斷裂或受損,造成同樣的症狀。

診斷與檢查

周邊神經損傷需經由醫師詳細詢問病史以及做神經學檢查,方能得到初步診斷,若需更深層的了解與檢查,可以做「 神經傳導 」與「 肌電圖 」,而後再依醫師診斷決定其治療方式。以下是神經傳導與肌電圖的檢查功能說明。

神經傳導檢查:

可以測知該神經的受損範圍與嚴重程度。

肌電圖檢查:

可針對神經所支配的肌肉,觀察損傷的時間分期,以及是否有神經再生的情形,可提供病人關於預後的資訊。

以下為周邊神經壓迫症候群常見病症